描述性文本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2025年移动课堂第七期|2024级旅游管理(MTA)专业研究生赴乌东苗寨开展实践调研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14:34  【点击】[]

10月15日,为丰富课堂实践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紧密对接贵州省围绕“多彩贵州”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贵州民族村寨特色资源,聚焦旅居康养、文旅融合等新兴业态助推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由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研究生导师戎阳副教授带队,2024级旅游管理(MTA)研究生前往黔东南州雷山县乌东苗寨开展移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来到乌东苗寨,由返乡大学生村支书杨磊带领全体师生深入村子内部,实地考察乌东稻酒坊、岚野餐厅、晚晴宿集民宿集群、诸野书屋和农家乐等相关项目建造规划、运营等情况。尽管停电安全检修对考察活动带来一定不便,杨支书对乌东苗寨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挖掘和规划策略、外来新村民和返乡大学生参与村寨发展情况,以及村集体、企业和村民之间的沟通和治理模式等内容仍然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学生们不仅被苗寨自然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所吸引,更在实地调研中深刻理解了文化和旅游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以及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实践路径。

下午,乌东苗寨职业经理人袁銮在乌东新地标“苗岭茶驿”中与全体师生开展专题分享及交流。袁总以及屋民宿、稻酒坊和诸野书店案例分享为引,详细讲解了乌东苗寨农文旅发展的逻辑、苗寨现有文旅项目及产品设计和呈现的理念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下的乌东文旅公司的形成、阶段性成果和愿景,阐释了“三民共治”创新模式下原住民、新村民与智囊团如何协同共治、职业经理人(名誉村长)角色定位与权责边界、村集体公司治理架构、“轮值董事”制度和分红机制等关键要素,以及返乡大学生如何成为该村公司合伙人的路径。最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以及旅游投融资等方面的认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旅游行业的真实运作模式。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破解了他们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障碍,让他们对旅游行业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此次赴乌东苗寨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也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真实场景深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应用并深化所学,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综合素养。未来,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一审(校):郭 鑫; 二审(校):何胜仁; 三审(校):孙小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