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本科生科研素养与人文反思能力,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于2025年4月21日下午开展本科教学实践周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旅游研究中的人与非人(more-than-human):贵州案例解析”为主题,由学院杨洋副教授主讲,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紧扣教学实践周“学术引领、实践育人”的特色,立足旅游研究的前沿议题,聚焦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与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杨洋老师结合超越人类地理学思想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有关动物旅游研究涉及的地方营造、劳动价值或情感劳动等内容特征。此外,杨洋老师结合贵州万峰林案例,围绕批判植物地理学下游客疗愈景观体验与多物种疗愈空间实践话题开展分享,从魅力、知觉、纠缠、时间四方面详细解析了植物能动性,强调植物作为非人行动者在塑造游客疗愈体验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从“共生”视角出发,思考如何通过多物种共生推动旅游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在讲座交流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围绕多物种共生、生态旅游实践及地方文化保护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体现出良好的科研兴趣与学术探究能力。本次讲座是本科教学实践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研融入课堂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推动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协同培养。
【责任编辑】一审(校):赵 敏; 二审(校):何胜仁; 三审(校):吴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