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院于2025年6月5日晚上19:00在贵州师范大学东区会议中心一楼举行“嘱托铭心,践行有声”文旅新青年风采大赛决赛。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夏江义老师、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吴毅老师、团委副书记杨珺老师出席本次比赛。
评委组由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国家金牌导游、第五届全国导游大赛评委、全国导游大赛贵州省指导老师、贵州省工业遗产专家库专家、贵州沉浸式文旅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卢钰炫女士;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吴毅老师;全国导游大赛优秀选手、贵州省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贵州省十佳导游、贵州省国家4A、5A旅游景区导游词编委、贵州省旅游定制师李谷一女士;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徐倩老师,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姚蔚蔚老师构成。

比赛开始,主持人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词,对到来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决赛的环节和评分细则进行讲解。本次比赛匠心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为文旅后浪营·青春开场秀,文旅新声代·主题讲解秀,实战显担当·应变大挑战,职场直通车·offer面对面。
“风采展”:以青春影像诠释文旅理想
选手们结合视频进行两分钟自我介绍,以镜头语言展现对文旅行业的热爱。从“红土高原的壮丽山川”到“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勾勒出新一代文旅青年的使命担当。





“文化说”:以主题讲解牢记国之大者
选手们化身“文化传播使者”,在“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乡村振兴”三个赛道任选其一进行主题讲解。或讲述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记忆,或解构肇兴侗寨鼓楼建筑的非遗密码,或描绘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振兴的图景。六分钟的导游词讲解,融合景区布局解析与人文风情演绎,赢得现场掌声阵阵。





“实战考”:以场景模拟提升职业素养
面对“游客财物在景区被盗”“行程中突发暴雨导致道路中断”等模拟场景,助演团队配合选手演绎,以清晰逻辑、流畅表达展现应急处理能力与服务意识,彰显“文旅新青年”的责任担当。









职场直通车:“能力-岗位”双奔赴
决赛特别设置“offer面对面”环节,企业代评委根据选手综合表现即时评估,根据岗位适配度与职业潜力,现场发放实习offer。



四个环节结束后,卢钰炫女士作点评,她高度肯定了赛事组织与选手表现,她对大家表达了期盼,在分享自己成为“文旅人”14年年的感悟时提到,文旅是一个向上的产业,贵州正加速推进沉浸式文旅、工业遗产旅游等新业态,希望同学们以创新思维拥抱行业变革,成为“能讲好贵州故事”的复合型人才。

副院长吴毅老师作总结讲话,他在为大家骄傲的同时给了大家一些专业上的建议,表达了学院对大家成才成才的关心,希望大家志存高远、把握机会、脚踏实地,在人生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经过激烈角逐,24级文化产业管理班王彩燕摘得一等奖;23级酒店管理班陈纪琪、22级旅游管理2班秦娇获二等奖;24级职业技术教育班陈圣坤、23级酒店管理班余文娅、24级文化产业管理班李义获三等奖;24级旅游管理班陆凯菊、刘嘉瑞,22级旅游管理1班滕建煜、24级酒店管理班徐其波获优秀奖。

(图为一等奖选手与学院党委书记夏江义老师、企业评委卢钰炫女士合影)

(图为二等奖选手与副院长吴毅老师、企业评委李谷一女士合影)

(图为三等奖选手与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徐倩老师、副教授姚蔚蔚老师合影)

(图为优秀奖选手与学院团委副书记杨珺老师合影)
本次大赛突破传统形式,“思政+专业”深度融合:将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融入赛题,引导青年在实践中感悟使命;“行业+高校”协同育人:邀请文旅企业参与评审,搭建“实习-就业”直通平台。
这个夏天,通过比赛手握offer的同学将在文旅产业继续书写文旅新青年的成长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