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MTA教育  科学研究  教学管理  实习实训  国际交流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学院新闻 
首页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专题新闻 
 English 
学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助力非遗传承人群脱贫,我们在行动!——贵州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学员首期回访及帮扶工作记实
2018-07-16 07:37  

 

为做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在贵州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的支持下,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启动了“助力非遗传承人群脱贫计划”之回访帮扶工作,通过回访了解我校所培训的四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学员的动态,并对他们返乡后的非遗传承情况进行追踪和持续的辅导,将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课堂延伸到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空间从而真正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增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非遗保护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高度重视非遗回访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胡娅丽、院长殷红梅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陈明、副院长林坤为副组长的工作指导小组。首期回访分为四个小组,分赴贵阳市(开阳、修文、花溪)、安顺市、六枝特区、黔东南州(从江县、榕江、黎平县)、三都县、铜仁(石阡县国营乡楼上村)、桐梓县、绥阳县等地对所培训学员开展回访工作。

 

  

 

第一站:从江、榕江、三都、黎平

      201879日、10日,院胡瑞波副教授与李隆虎博士一行前往三都、从江、榕江、黎平四地对2016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进行回访。

 

      79日一早,两位老师来到三都县学员杨小秧和莫兰兰的马尾绣工作坊——杨小秧的家中。两位学员之前在三都县的一个工坊工作,于去年初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同时召集一批当地妇女,一起经营这份大家热爱的事业。工坊里有不少妇女属于全职妈妈,在照顾家庭的空隙做点手工活,贴补家用。这种手工作坊在三都并不少见,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不少家庭妇女的就业问题。从访谈中我们得知,马尾绣相关的衍生品门类不断大,企业加工定制和作坊分工合作,力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但是,从产品的设计上来看,存在如何接轨现代市场,如何将产品的原真性与时代创意结合、图案元素发掘及运用、材料选用及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亦成为马尾绣及其衍生品未能大面积走进现代生活的原因

 

      79日下午,两位老师又赶往从江县刺绣一条街”——斗里镇马安村。在201710月的培训中,马安村有5位学员参加,她们都是当地破线绣的优秀代表。刺绣一条街现在是一处异地移民搬迁点,依托传统的刺绣工艺,加上绣花机的引入,已形成了成熟的规模经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器的引入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适应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三都的情况相似,尽管马安村的刺绣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依旧未能将优秀的民族手工艺遗产融入现代市场需求,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如何将现代市场需求与民族手工艺相融合,将是一个核心问题。

 

      710上午,两位老师赶榕江县归柳村考察侗戏,侗戏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省主要分布在黎平、从江、榕江等地区在村民的引路下,两位老师走访侗族村寨和苗族村寨。

 

       710日下午在黎平载麻镇考察侗戏,走见一个不大的村落竟然发现着很大的戏台。晚上村民的侗戏演员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戏曲,老、中、青、少、幼积极参与。但是,从表演的技能上来看,颇有些生疏。通过询问了解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继续传承侗戏表演,训练也越来越少。晚会结束时,他们一起演唱了《侗族大歌》,与侗戏相比较要成熟得多。此次考察,为我院即将开办的“侗戏普及班和侗戏研修班培训”收集了第一手资料,积淀了基础。

 

 

 

 

第二站:安顺市、六枝特区

       2018710—11日,学院杨晓英和尹帮锋老师一行前往安顺市、六枝特区梭戛乡等地,开展2018年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的回访工作。本次回访旨在通过实地了解学员的真实工作环境,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访谈,了解传承人技艺掌握情况及其从艺过程,培训前后的技艺提升以及技艺带动生活情况,收集他们对培训班的课程反馈及相关建议,进而提高办班特色与水平。

 

      安顺市开发区宋旗镇三合苗寨属于苗族特色村寨,曾经属于国家级一类贫困村,当地依托苗族文化资源,按照苗族建筑特色,将苗寨内所有基础设施包括村内路灯、文化墙、寨门、标示标牌、亭台楼阁等融入蜡染元素进行设计改造,改善了整个村的村容村貌,突出苗寨文化,如今已成为国家级3A级景区。

      10日下午,回访小组前往苗寨的蒙多彩苗族蜡染文化传承基地,基地负责人王莹对回访小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莹的姐姐王月圆是国家级传承人,王莹从小受家族蜡染文化熏陶,她在姐姐的引导与帮助下长期从事蜡染文化的传播与传习,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蒙多彩苗族蜡染文化传承基地。王莹于201610月参加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非遗传承人群蜡染培训,她说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从授课的老师那里学习到很多新的理念,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培训完成后,把现代技艺发展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多年的实践相结合,并打算与其他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朋友合作,希望作品更有思想、配色效果更好、更能符合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在王莹的带动下,在当地有多名传承人在帮她做蜡染生产加工。在该基地建立起来的三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销售还不太乐观。王莹的基地每年都会承办多场蜡染技术培训及指导的活动,并有免费提供蜡染体验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神奇蜡染技艺,动手体验蜡染画作。

 

      回访小组与王莹做了深入交流之后,紧接着赶到安顺市西秀区熊体英青苗刺绣工艺加工厂。其中的一名绣娘吴玉珍为201710月刺绣培训班的学员。来到现场时,多名绣娘正在忙着做刺绣服饰的绣片,看到我们的到来,大家都热情为我们介绍手中的作品。学员吴玉珍为我们展示了她手中的刺绣作品,平时在家或者到工厂做刺绣,不用外出打工,家门口一个月就可以赚几千块,还能方便照顾家里的一切事物。吴玉珍在介绍时说道,非遗培训让她对刺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民族文化和非遗保护的热情更加高涨。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吴玉珍经过非遗刺绣培训之后,打算今后自己开店从事刺绣方面的绣片与服饰工艺品方面的销售。

 

刺绣展示

 

      11日上午经过摩托、电瓶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辗转,回访小组来到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乡高兴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角苗服饰传习所。见到了我院201710月非遗刺绣培训班的学员杨蕾。传习所主要是杨蕾及其婆婆在经营,对于回访小组的到来,她们非常欣喜。杨蕾的婆婆同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年为各地区甚至到省外做许多培训工作。

 

      在与杨蕾的交谈中,了解到梭戛苗族头饰是该支系苗族历史的写照,巨大的头饰和漂亮的服饰,是梭戛长角苗的主要特征。在过去,妇女每天梳头时把掉的头发用麻线编织起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作为嫁妆传给闺女。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方便穿戴与减轻负重,现在的长角苗头饰多为毛线,其中参杂了部分妇女的头发。杨蕾的婆婆现场还给我们演示了怎么将重达6斤的头线编盘在杨蕾的头上。这种头饰盘扎十分复杂,从开始到结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女人们先用一根长约2尺左右的牛角状木板将头发盘在脑后,再在木角上把假发盘成巨大的“∞”字型。

 

      梭戛长角苗族的女人们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她们从小学习纺麻、织布、蜡染、刺绣等工艺,她们毕生从事、技法精湛,一直坚守长角苗的生活方式。杨蕾表示参加此次非遗培训班学习收获很大,参加培训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而且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苗族不同刺绣工艺的同学们,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交流学习机会,使得彼此之间能够进行经验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有助于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培训完成之后,杨蕾尝试将其他刺绣针法与长角苗的刺绣针法相结合,努力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杨蕾也表示,希望以后还能更多的机会多参加类似的非遗培训班,以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审美意识和文化修养。

 

此次回访的三位学员均表示会继续把做好传承、做好创新作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列入今后的发展规划,把传统技艺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三站:石阡、绥阳、桐梓

       201879-11日,学院马静博士、郭燕老师赴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遵义市绥阳县及桐梓县对非遗传承人作了回访。

 

      首先回访的是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这也是学院的帮扶村寨产学研基地。曾经的培训班学员李喜芬和罗成双所在的楼上村已经打造为古建筑群——楼上古寨,景区春晖楼二楼转角处是学员王丹丹于20175月成立的刺绣坊。自刺绣坊成立以来,村里的绣娘们便将绣好的作品陈列于此,供游客参观或购买。三位学员在贵州师范大学非遗培训后将培训所学的新技术创作了新作品,希望让更多的绣品能够进入市场。随着游客的与日俱增,她们对打开刺绣商品的市场充满期待。其中,学员罗成双更是表示她将向县里申报非遗刺绣手工艺项目,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在景点成立刺绣工作室。

 

       随后,我们回访了遵义市绥阳县枧坝镇冯村尖山苗寨非遗培训班学员杨林风,该学员居住在枧坝镇的较高处,该村落主要分布为苗族白苗支系。杨林风今年48岁,杨林风的工作坊主要在尖山苗寨风情楼三楼,每天都有几个妇女前来刺绣,主要作品为当地苗族的服饰。在回访过程中获知,杨林凤对去年参加非遗培训班的活动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次开阔视野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同时也宣传了苗族的文化,增加了市场需求,自从培训完前来找她定制作品的人非常多。在我们访谈时恰好看到一位7岁的女童在认真的刺绣。杨林风讲在当地很多妇女都在刺绣,这已经成为她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现在他们积极对外交流,外界有类似的活动她们都会积极的去参与,这次回访得知她们刚从凯里参加培训回来,收获颇多。

 

       遵义市桐梓县马鬃乡龙台村马建荣经营一家红苗艺纺服饰店,这也是当地苗族刺绣的传承基地,在这个基地中去年参加师大非遗培训班的学员有8,在访谈中她们表示对培训工作相当满意。她们认为这次贵州师范大学的非遗培训课程不仅让她们学到了其他地区刺绣的技艺,同时开阔了她们的视野,自此培训后她们接到的订单比以往多很多,现在主要跟重庆市一家公司合作。由重庆公司提供原材料,她们主要负责服饰的半加工产品,再由重庆公司回收售卖。该刺绣服饰基地每天都有绣娘工作,产品不仅涉及服饰,同时还进行了文创制作,例如刺绣的包包、装饰画等,同时配有蜡染工艺作品。基地的成员较多,普遍认为能够出去交流和学习是一次机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多给地方绣娘提供学习的机会。  

 

 

 

 

第四站:贵阳花溪、修文

 

   2018715日,回访工作人员学院郑亚玲老师和谢兴润老师来到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回访省级传承人王大英和学员袁龙艳。

 

      袁龙艳是我们这次回访的主要学员之一,她连续参加了我校举办的两届——蜡染和刺绣技艺培训。她说,非常感谢贵州师大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前自己都是闭门造车,靠着仅有的一点点老一辈传下来的技艺和图案创作,参加培训后,开拓了眼界,学会了融合时代需求进行创作,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继续走传承技艺的路线。现在自己已申请在当地开了一间合作社,准备将这份事业做成体系,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对于培训计划她还建议,是否能增加外出考察的机会,希望看到更多人的作品,打开自己相对固定的思维空间,让自己的创作迈向新台阶。

 

平寨村民族小学设置了民族文化传承名师工作室,袁龙艳正在此工作,这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实行苗族汉语双语教学,而蜡染刺绣是学生们的主要课程之一。她说,在奶奶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染更多的人来发现传统技艺的美,更希望自己的技艺能走出去,面向市场,创作出符合现代大众审美又实用的产品。

 

      王大英作为贵州省民族文化传承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谢,老师坦言,为了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从17岁开始,坚持了55年,至今72岁高龄,依然热爱着刺绣,就是希望后辈能传承自己的技艺,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自己的孙女继续深造,超越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民族文化传承人。

 

      几天的非遗回访在深入到田间地头中、在亲历传承人的生活中圆满结束了,而随着对非遗发展状况、非遗传承人生存状态及他们的文化、生活诉求的深入了解,关于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更多思考、更加有效详实的工作计划也在酝酿之中。如何将回访获取的经验植入到我们未来的培训中,因人施教、因材施艺,不断优化培训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真正做到培训见人、见物、见生活 如何结合我省脱贫攻坚任务,发挥校院教育资源力量,持续探索更加精准的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模式手段,搭建非遗传承人群技能提升平台,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将以此为己任,身耕力行,做出不懈努力!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电话:0851-83227453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